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实践>>风采纪实>>正文
风采纪实

2015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医学院】

2015年09月20日 16:28  点击:[]

关于涉县青塔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而由其他监护人长期监护托养或独立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也是为了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针对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于2013年7月13日对青塔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青塔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农村中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孩子会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失落、孤独,因没有了信任的倾诉对象而变得自我压抑和封闭,也会因日常生活中没有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而感到无奈和自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问题。

(2)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学习信心是孩子学习行为的心理表现,只有对学习有信心,孩子才能自觉、愉快地学习。本次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有35.1%对学习充满信心,但“信心不足”与“没有信心”的留守儿童也占1/3的比例。在学习不良行为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不明显,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表示没有学习不良行为。留守儿童成绩调查如图所示:

“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的甚至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等不良行为。在调查的63名留守学生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30%,一般的占48%;较差的占22%。

(3)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冲突。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的其他亲属及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对于儿童性格发展非常不利。其数据如下所示:

通过对孩子们更深入的交流发现,心理上存在的障碍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为普遍的问题。长期处在与父母分离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在亲情失落,极易产生孤独感,出现心理上的失衡。很多留守儿童都有“情感孤寂”的症状,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自我评价都不高,对自己不满意、不自信,不会主动的和别人交谈、沟通,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他们受到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因为对社会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家庭情况作为一个评比标准,会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等。

三、对调查结果的几点启示

1、家庭教育方面  

首先,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政府及社会方面

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    

3、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首先应重视留守儿童问题,老师多关心帮助个群体,留心体察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情况。让他们多体会到老师朋友的爱。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让他们不至于感受到陌生感与恐惧感。  

4、留守儿童自我心态的调整

 留守儿童自觉主动的多与父母保持联系,多与监护人交流情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碰到有困难,积极寻求帮助。不要一个人承担,形成郁郁寡欢的性 格。多余朋友同伴交流,与老师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自己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