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青年
志愿不止
“挤”和“钻”的钉子品质
“匹夫有责”的爱国信仰
“向上向善”的奉献观念
“助人为乐”的合作思想
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由我们来赋予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1962年3月4日)
——《雷锋日记》
李泽坤 休体2001班
夜晚是漆黑的,坐在防疫帐篷里感受不到一丝温暖,来往车辆扬起的尘土让人眯着双眼。刚过完年的李泽坤又拧紧了零散的时间,身着红色坎肩前往村口夜班值守。当车辆停驶时,他在微光之下双手捧着登记表与测温枪,伏在冰冷的车窗上记载着一辆又一辆,车主体温、车牌号、核酸检测报告结果、联系方式等缺一不可。为了书写方便,寒冷的夜晚里他依然坚持不戴手套,他总是说:“挺会儿就过去了”。
和他一起的还有一名年迈花甲的老党员,他在李泽坤的身上回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老一辈的回忆与今时连接,一群有梦想,又肯为梦想付出的年轻人,将会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坚定擎旗者!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1958年6月7日)
——《雷锋日记》
肖依阳 会计1705班
用一个月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在楼梯扶手的拐角处登记信息成为了肖依阳的日常动作。大量的卸物资令他汗湿衣衫,爬到十层楼令他疲惫不堪,拖着酸痛的身子,伸展被挤压得通红的手,歪歪扭扭的笔记在楼梯拐角凹凸不平的支撑下,和因手套上的寒气而褶皱的纸张融合成了一幅“抽象山水画”。每一笔都是不可或缺的点睛。
热血奉献,俱是雪中之炭;螺丝精神,非是锦上之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搬运与配送,简单而重复,却在10个人30天的坚持下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浑身有了力量,我跑回部队驻地,拿着自己的雨衣给那位妇女,我又抱着她的孩子,冒着风雨送她们回家。在路上,我看那小孩冷得发抖,我立即脱下自己的衣裳给他穿上。走了1小时40分钟,终于把他们送到了家,那妇女激动地对我说:“兄弟呀,你帮了我,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1962年5月2日)
——《雷锋日记》
罗雨菲 汉外1801班
走街串巷,不是闲逛而是为了实时传播最新疫情状况;俯身倾听,坐在爷爷奶奶身旁聊聊儿女回家的那些年;登记,巡查,聚众场合下总有他们耐心规劝的身影。
疫情复发初期,音箱里是“封闭社区,进出登记”的倡议;新年期间是“春节年年有,今年不一般,少次相聚,亲情不淡;多次聚集,增加风险”的告诫;近期则是“中高风险地区清零,社区封闭解除,但仍需佩戴口罩……”的嘱咐。
实时更新宣传内容,反复劝导聚众人员,锲而不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责任总是先于疫情,提前温暖这个冬季。
今天是星期日,我没有外出,给班里的同志洗了五床褥单,帮高奎云战友补了一床被子,协助炊事员洗了六百多斤白菜,打扫了室内卫生,还做了一些零碎事……总的来说,今天尽到了一个勤务员应尽的义务,虽然累一点,却感到很快活。班里的同志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谁把褥单洗得干干净净的。高奎云同志惊奇地说:“谁把我的被子换走了?”他还不知道是我给他补好的呢!我觉得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今后还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1962年10月15日)
——《雷锋日记》
陈佳岐 信息2022班
空旷的街道上,他们红色的身影闪烁,所经之处不留一点垃圾。一个背影就能温暖一条街,一次打扫便是翻开新的一页。
别人眼中的他们:不仅打扫小区里头,街边也会打扫;经常看到他们,这一段路越来越整洁;有时凌晨五六点就来,中午就在路边吃饭;他们比别人先想到,就先干起来。
小水桶、大扫把、小扫把、小铲子、垃圾袋、刷子……他们装备整齐,干活利索,不辞辛劳,坚持不懈。疫情放缓,执勤和测温等工作都告一段落,他们便自发组织进行其他志愿活动。
信念的力量,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他们让我们看到雷锋的身影从未远去。擦窗便擦开夜空的星光,为人间大爱添光彩。
上了车,他们都不说话,手腕一直弯着向后反扣,系口罩。系好了,过一会儿,松开,再系,系得更紧一点。
——柴静《看见》
梁子严 植产2002班
梁子严将一位实习不久的医务人员扶到医院,天色已晚,小音箱里仍放着疫情防控须知,医务人员坐在白色床单上,看着空无一人的楼道,突然回身把耳麦戴上,将音乐开到最大,便一头躺在了床上。如果有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认为她疯了,但那只是人的身体在极度紧张后,一时间脑中只剩空白充斥,四肢随意屈张,脸上木然柔顺的无神罢了。
当初的从容不迫成了最易被揭穿的伪装:进门前会赶紧消毒,检测完一出来会再次消毒,整个人身体和神经紧绷,口罩深深地一起一伏,动作却是无比的僵硬。在还没进行到隔离户的采集时,医生就不断地询问“下一户是从藁城回来的吗?”进门后,她看到医护人员的手攥了又攥,一遍遍整理防护服装,将衣服下沿拉紧再拉紧,可眼中却仍是严谨和纵容。
在两天的陪伴里,梁子严有了更加难得的勇气。敢为百姓脊梁,更是雷锋精神的核心。
今天下午我在保养汽车,突然天下大雨。我正在盖车的时候,见到路上有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小孩,右手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左肩上还背着两个行李包,走起路来真是很吃力。我急忙跑上前,问她从哪来?到哪去?她说:“从哈尔滨来,到樟子沟去。”
她还告诉我说:“兄弟呀!我今天遭老罪了,带两个孩子,还背一些东西,天又下雨,现在天快黑了,还要走10多里路才能到家。现在我都累迷糊了,我哭也哭不到家呀……”我听她这么说,心里很过不去。我想,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962年5月2日)
——《雷锋日记》
陈冲 临床1906班
除了孩子的哭闹外,更令陈冲印象深刻的是独自一人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老人,他们背着布满灰尘的包,拿出破旧不堪的钱,拄着拐杖或坐在轮椅上。他们不会网上预约,却遵守规矩在后排队;他们听力不好,却不会着急大喊大叫;他们一瘸一拐,却默默走在人行道右边。
看到这些,陈冲心中总会感到心疼,她想让老人们先做,想帮助他们坐车回家,想不收他们的钱。但是每个人都着急排队,总有人会不讲规矩,态度再恶劣也不能和他们着急生气。矛盾的心理让陈冲体会到“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更明白了不能让“心理拐点”越过疫情拐点。雷锋精神中的集体主义便是如此: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