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绿色萤火虫团队”第三天暑期社会实践报道
7月18日,土木工程学院绿色邯郸萤火虫团队将前天发放的问卷调查进行了整理工作,主要针对邯郸市邯山区滏阳公园的人群做了统计调查,后续还会继续针对各类人群进行全面可靠的调查。


数理学院“迷彩点燃梦想,军队畅意胸怀”(三)
暑期社会实践报道
7月18日上午,数理学院党委书记蒋子春、副书记苗方朔亲自带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邢台军分区。
军分区代表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在军分区领导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军分区士兵队、作战指挥车等;数理学院党委书记蒋子春同志代表河北工程大学数理学院向邢台军分区赠送锦旗,表达了数理学院对军分区的美好祝愿以及军民鱼水情的美好情怀。

之后,实践团观看了“邢台‘7.19’特大洪水驻军抗洪抢险救灾影像”,影像描述的是2016年7月下旬,邢台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雨水积流成河,人民受灾严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部队官兵全军出动,奔赴到抢险第一线中。

材料学院“火焰”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三站:邯郸市电力小区
7月19日上午8:30,材料学院“火焰”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温若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邯郸市电力小区进行征兵政策宣传活动。
社会实践小组早早起床,来到电力小区,进行征兵宣传活动。他们首先在电力小区挂起条幅,吸引来了大量居民前来观看,队员给居民讲解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同时展示了许多征兵图片和军营的图片,使居民们对征兵和军营生活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下午2:30,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电力小区广场进行征兵手册的发放和调查问卷的填写。广场里有许多居民,他们对征兵政策有很多疑问,队员们一一为他们解答,并向他们讲解征兵手册的内容。
建筑与艺术学院“寻访调研,筑梦工程”社会实践团
第二天暑期社会实践报道
7月19日,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院“寻访调研·筑梦工程”调查实践团一行八人对河北省武安市管陶乡木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活动,主要是对武安市木作村进行走访和调查,让同学们对木作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中今天主要任务是关于木作村的村容村貌进行调研。
实践团八个人首先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就坐车一起去武安市木作村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木作村。

进村后,在老乡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后山,老乡介绍过去这座山就是七步沟,当同学们走到村庄的尽头,便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经村民介绍,这股山泉来自七步沟,从村里横穿而过,也是村里食用水的来源。在山底下有一个小水库,村民家的自来水都来自那里。
作为第一天的实地调研,虽然一天的山路让同学们疲惫,但是丰富而又精彩的调研生活却让他们欣慰,从他们大胆地去和村民接触,到他们对村里美景的欣赏参观。同学们调研着乡村的自然风光,也感受着村民的淳朴民风。
机械学院“土地利用规划调查”小分队赴大名县
第四天暑期社会实践报道
7月17日,机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土地利用规划调查”小分队在大名县周边村展开了第四天对土地资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的社会实践活动。由马强、张维民、尹海魁三位老师带领第十二届主席团7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今天同学们开始进行随机的街头采访,真正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土地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总共收集150份,经汇总之后大致结果如下:
1.人均耕地面积1.2—1.6亩,年平均降水量汛期达200—250mm,地下水埋深30—40m。
2.该村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花生,其他作物主要有大蒜。小麦一季播种,花生两季播种。
|
|
|
 |
3.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50kg,费用为120—150元/亩,收割费用50元/亩,播种60元/亩,旋地200元/亩。每年农业上投资总额为430—460/亩,单位面积粮食产量500—600kg/亩。
土地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只有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农民的生活才会改善。所以大家以后要密切关注农业动态。对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